中心领导

发布时间:2024-07-22
浏览次数:

中心主任:陈可冀院士

中心领导照片.jpg张.png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及终身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及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香港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与老年医学临床研究。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创新战略顾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改革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荣誉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药典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主席。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心脏中心专家委员会资深专家、国家神经科学临床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单位名誉教授,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兼职教授,首都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及《中华老年医学杂志》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杂志主编,eCAM(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杂志心血管专栏特邀主编(2010-),曾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1993-2001),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2004-2008),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顾问(1979-2009)。曾获首届立夫中医药学术奖(1994),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2003),二等奖(“证效动力学研究”,2001;“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的创新研究”,2014);求是科技奖(2001);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2);首届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首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200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07);吴阶平医学奖(2009);中国脑卒中防治工作卓越成就奖(2014);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014);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2014);中国中西医结合终身成就奖(2017),中华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018年,澳门),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2019年)。主编《清宫医案研究》、《清宫医案集成》分别获古籍整理金奖(1991)和中国出版政府奖(2011)等奖项。

  2018年12月获“敬佑生命、荣耀医者”生命之尊奖;2019年1月被国家卫健委评为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2019年2月荣获“最美医生”称号;2019年8月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19年8月在做为先进典型参加中国医师节先进典型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作报告,并受到孙春兰副总理接见;2019年10月参加全国中医药工作大会,荣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中心副主任:张允岭

张.png

张允岭,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岐黄学者,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名中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脑病带头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脑病带头人。原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党委书记。兼任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中医内科脑病医教研工作已近40年,逐步形成中医药防治中风病及血管性痴呆研究方向。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北京市突贡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届传承创新团队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973)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国家中医药公益性行业专项3项,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科技专项1项,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国家专利9项,发表论文400余篇。

中心副主任:刘建勋

刘.jpg

刘建勋,教授,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批岐黄学者,国家“973”、“863”、“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医药转化研究中心主任、基础医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原副院长。第七届全国中医师承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学术带头人、北京市中药药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国际联合联合中心主任。中国中药协会医院与企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监事及中药与天然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新药创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9-11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多部委项目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和中国中药协会智库专家。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及日本东京药科大学特聘教授。国内外多家期刊副主编或编委。

主要从事药理学、中药学及新药研发与评价等方面研究工作40余年。主持完成国家973、 863、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近30项;研究与评价新药200余种;获国内外发明专利32项;获各类科研成果奖2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5)、二等奖2项(第1和4),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8项;先后获得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药学发展奖突出成就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岐黄学者、全国创新争先奖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SCI收录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4部;培养研究生100余名。

中心副主任(常务):史大卓

史.jpg

史大卓,医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名中医,首届岐黄学者,原西苑医院副院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和心血管病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卫生部中医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药典委员,全国第六届、七届中医师承老师,全国第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十三、十四届委员。兼任世界中医联合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国际杂志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副总编,《环球中医》副主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等。先后获得国家中青年科技之星,全国中西医结合先进工作者、卫生部突出贡献专家、贵州省扶贫专家等荣誉称号。相继承担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的系列攻关或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6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2名),以第1或2名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7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8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6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获国内外发明专利13项。主编《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中医内科遣方用药十讲》《史大卓医论医话》等医学专著20余部。擅长治疗高血压病、介入后冠心病、心肌梗死、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病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失眠、抑郁等内科杂病,受到普遍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