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发布时间:2022-03-22
浏览次数:

  一、分中心名称

  国家中医心血管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


  二、依托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三、医院形象照

图片2.png

  四、分中心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沪上一所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省部共建研究型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全国文明单位,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2010年以来,医院7次获得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A级。

  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现拥有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3个,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4个。

  医院开设的70余个专病专科各具特色,独树一帜,享誉全国。近年来,医院坚持加强中医内涵建设,建立了2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9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2个上海市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也设在院内。

  医院现有职工总数2137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4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5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70人次,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50余名。现拥有全国名中医2名,上海市名中医20名、47名曙光名中医、50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的曙光特色。

  医院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现有校级研究所5个、院级研究所9个,临床研究室14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二级和一级实验室8个;成立了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肝肾病证省部共建实验室。具备国际标准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完成了中国首例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的临床实验项目。“十二五”以来,医院共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国家重大传染病专项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50余项。2013-2019年,获政府奖和社会力量奖等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共计131项,其中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教育部科技奖等政府科技奖有20项、中华医学会等社会力量科技奖有99项;获上海市医学会等市级学会科技成果奖有60项。医院自2000年开展专利申请工作以来,共授权专利212项,目前拥有国际专利2项,专利申请整体呈递增趋势;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4项,授权率为73.04%。2013-2019年,共发表SCI论文457篇,影响因子共计1387.035分,其中大于5分以上的SCI论文3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为22.415。201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正式授牌于我院,同年,我院获得“上海市卫计委知识产权第三批示范单位”称号,2018年获得“上海市专利示范单位”称号。

  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先成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临床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曙光临床医学院现有教研室18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7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博士生导师48名,硕士生导师189名。每年承担1000人次以上的各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各教研室主编的“十三五”国家级统编教材25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4部,与“十二五”同期相比增幅翻一番。

  2008年曙光医院被批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随后,医院又接连承担了ISO TC/249秘书处工作和WHO ICD 11工作。曙光医院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中东欧国家中医药工作协作组首批成员单位。

  五、中医心血管病研究领域的工作基础和代表性成果

  曙光医院心血管内科建于1943年,时在任医师有中国心脏病学奠基人董承琅等人。1995年正式成立心血管专科,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心血管),“十二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衰专病副组长单位,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分支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命题基地,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冠心病临床研究联盟主任委员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学科;上海市临床重点专科(中医心病)上海市中医药三年行动计划项目(中医心病专科联盟主任委员单位)。同时还是海派中医丁氏内科严苍山、张伯臾临床传承研究基地,全国名中医严世芸传承工作室、上海市名中医胡婉英工作室,曙光医院名中医蒋梅先工作室挂靠单位。学科人才优势凸显,心血管科现有医疗技术人员37人,中医执业26名,正高级6人、副高级20人,博士学位15人,留学归国人员7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占 80%。学科有全国名中医1名,上海市名中医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2名,上海市名中医1名,上海市医苑新星1名,全国第三、四、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各1名,全国中医(西学中)优秀人才研修项目1名,上海市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2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1名,上海市中医药领军人才计划2名,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百人”2名。

  学科以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为临床特色,集医、教、研为一体,下设上海市卫健委心血管病二级实验室,提高了对疑、难、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力,先后通过中国心衰中心、中国胸痛中心、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中国房颤中心认证并授牌。也先后研制了“麦冬注射液”、“鹿角方”、“坎离颗粒”等院内制剂,年门诊量22万人次,出院患者5000余人次,临床诊疗技术水平居于全国中医系统前列。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牵头组建上海市中医心病联盟及浦东新区心病联盟,发挥地区辐射作用。

  学科中医学术思想一脉相承,围绕心衰、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专病开展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学科成员主持各级科研项目70余项,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项(连续10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上海市科研项目42项;还参加重大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国家“十二五”重点专项);发表论文400 余篇(SCI收录41篇),获得各类科技奖项18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具体如下:

  ①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方向:较早开展慢性心衰多中心注册研究,初步形成能反映中医药疗效特点的心衰病疗效评估标准,该评估方法被业内广泛认可,并被引入国家中管局方案验证工作;在国内最先关注心衰病时骨骼肌功能受损,在心衰专病治疗中开展中医综合心脏康复;获得课题2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技基金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29篇,(SCI收录14篇),获得专利3项,编写专著1项,成果转化1项。

  ②胸痹心痛病(冠心病)方向:传承学科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倡导固本和保护心气,破血逐瘀治顽痛,早期干预,全程管理等理念,形成了冠心病中西医病症结合诊治思想,首先建立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实验室,研究中西药物间相互作用,增效减毒;首创放松功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获得课题 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论文43篇(SCI收录9篇),获得专利1项。

  ③眩晕病(高血压)方向:已进行多项研究以阐释高血压病现代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以及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血压、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内在联系。以院内制剂潜阳合剂为载体,获得国家自然基金1项、上海市卫生局课题2项、发表国内外文章9篇、申请专利1项。

  ④中药七情配伍(药物相互作用)方向:长期与上海中基中医药大学交叉学院及国外实验室合作,建立临床常用中药与西药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数据库。基于肝药酶P450酶系、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代谢体系、葡萄糖醛酸转运体系探索中药七情配伍原则,建立30余味中药及100多种单体代谢数据库。获得申请国然科学基金2项、申请上海市自然基金等项目3项、发表国内外文章5篇(SCI收录2篇)、专利1项、上海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1项。

  学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心内)、中医内科学两个专业的硕、博士点,拥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3名。导师队伍主编、副主编国家级教材8部,主持教学类课题10项,获得上海市教委及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类奖项10余项。

  六、分中心负责人简介

  1、分中心主任简介

周华--主任.jpg

  周华  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863首席科学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慢性心脏病临床、基础研究及中医信息学研究,作为牵头人建立了中医院标准化智能信息平台,在全国推广应用。以第一负责人承担863 项目“综合性中医院信息系统研发与示范”,相关研究成果于2015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另外还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科技专项“十二五”、“十三五”连续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及省部级项目23项;近5年来发表论文85篇,主编专著4部,制订国家标准1项,获软件著作权10项,专利3项,其中成果转化1项,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5人。另外还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科技成果奖6 项,获得上海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优秀9项、上海市质量管理优秀领导者等医院管理奖励6项。

  2、分中心执行主任简介

王肖龙--常务副主任.jpg

  王肖龙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西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现为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脏介入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世中联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专委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心血管预防和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国中药协会微循环用药专委会副主委,中国中药协会心血管药物研究专委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委会常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委,《中国医药导报》、《中成药》、《国际心血管病》和《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等杂志编委。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等各级课题12项,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各级科技奖励9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作为主编、副主编教材或学术专著12部。

  七、网络成员单位

网络成员单位名称医院级别所在行政区负责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三级甲等上海市徐汇区邓兵
上海市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上海市静安区冯琪茂
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甲等上海市宝山区戴健
上海市静安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静安区李颖
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杨浦区陈军
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黄浦区王炜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长宁区赵玉红
上海市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浦东新区赵德旺
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嘉定区黄雪元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浦东新区秦莹
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二级甲等上海市松江区吴国芳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二级甲等上海市徐汇区尚德师
上海市闵行区吴泾医院二级乙等上海市闵行区万浩鹏
上海市普陀区宜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甲等上海市普陀区于浩
上海市浦东新区王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甲等上海市浦东新区张莉
上海市宝山区罗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级甲等上海市宝山区杨美
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一级甲等上海市静安区徐慧明

  八、与分中心建设、网络成员单位建设相关的学术活动

  2020年11月举办线上线下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项《冠心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新进展学习班》,2020年12月举办线上线下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1项,《经方在中医防治心血管疾病中的运用学习班》。我分中心自2020年12月授牌以来,积极筹措各项学术活动,联络并吸纳上海市共17家单位为网络成员单位;其中三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3家,二级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县级医疗机构占比在50%以上。